從空心膠囊檢測過程看電子天平大用途,劣質膠囊讓人們又認識了化學元素表上的一個元素“鉻”,但是卻沒有人會因為知識面的拓寬而喜悅,反而對國內食品安全問題有了更多的擔憂,小膠囊引發的效應依然持續并未終結。最近從藥品檢驗所傳來好消息,北京市正全力以赴對北京地區制藥企業使用的膠囊進行檢測。從記者發回的報道看,膠囊檢測大致需要三個步驟,分別為電子天平稱重、硝酸分解和加熱離析。
電子天平稱重
企業送來的膠囊樣本經過登記之后,便進入實驗流程。進入實驗室后的第一個檢測項目就是將其放在電子天平上稱重。按照國家規定的相關檢測標準,空心膠囊標準檢測重量為每次0.5g。因此為了保證數據的準確性,電子天平必須擁有很高的精度和品質。據藥檢所工作人員介紹,他們使用的高精度電子天平精度最低為1/3000,有些情況下甚至要求精度為1/6000以上。此次空心膠囊中“鉻”含量的檢測,就精確到0.1mg。另外同樣一批樣品要分別檢測兩次,因此還要求電子天平有良好的重復性。
硝酸分解和加熱
稱量好的膠囊會與規定分量的硝酸一起放入消解罐中浸泡12小時左右,目的是為了讓膠囊中的鉻元素充分溶解到溶液中。同時為了保證鉻離子充分游離,浸泡好的溶液會被放入微波消解爐中經高溫高壓處理。最后鉻溶液被放在原子吸收光譜儀上進行數據分析并得出膠囊中鉻的含量。
從高精度電子天平和光譜儀的選定以及鉻離子檢測實驗步驟來看,藥品檢驗所完全擁有對膠囊的檢測和分析測算能力。膠囊問題即可追溯至8年前,高精度電子天平儀器也非最近所得,那么小膠囊引發的對藥監局的質疑就并非臆斷。此次探訪的檢測過程可謂是亡羊補牢,小膠囊引發的效應依然持續。只有類似相關的檢測不再只是措施之一而是常態,才是對食品安全問題最好的交代。